如今,走进铁门关村,青山环绕、庭院错落,一条条水泥村道弯弯直直地畅通至每组每户,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和睦相处、村庄秩序井然,产业日渐兴旺,一股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
近日,首批81块球类笼式运动场已向社会开放,成为市民健身锻炼的好去处。高铁片区已拆除30家单位,中央绿色体育公园预计10月底前全部完工。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补齐民生短板,2021年,石家庄市谋划启动了总投资1687亿元的42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包括高铁片区建设、太平河城市片区规划建设、9个城中村改造高品质示范区项目、1975年以前危旧住房更新试点项目、东垣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二环路与周边道路互联互通工程、小街小巷整治提升和精品街区、风情街区建设等。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太平河城市片区规划方案已完成整合,展示中心预计6月15日封顶。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张超超说。在城市更新中,石家庄市坚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品进行精雕细琢,在二环内做减法、在二环外做乘法,以立法形式加强对新建住宅容积率2.0的刚性管控,对城市更新项目的建筑风貌、单体形状、色调格调进行系统研究、逐项把关,使道路沿线风貌与周边环境、城市形象相协调,大力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协调性,精心塑造城市优美天际线,确保不留历史遗憾。
石家庄市在对十里尹村、前太保村、方村等9个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专门进行了控规调整,城中村改造项目公益性总用地增加了1332.9亩。在城市更新中,石家庄市利用拆违腾退地、街头路旁空闲地、公园绿地等区域建设篮球场、足球场。全力推进滑冰馆 (场)、群众娱雪场等建设, 依据各县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 充分利用现有体育用地和城市空置场所, 采取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方式, 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冰雪场馆建设运营, 共建成万龙、云顶、 太舞等大型滑雪场9家, 拥有高、中、初级雪道177条,总长度164公里, 索道和魔毯共70条45公里。
围绕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冰雪装备企业落户, 高标准规划建设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 结合园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能力,打造集研发制造、设计服务、检验检测、 展示销售等为一体的冰雪产业发展平台, 与法国、 瑞典、 意大利等多个冰雪强国开展合作交流。精心做好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工作,充分放大场地、 竞赛组织、 赛会保障优势, 积极承办全运会、 亚冬会、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国际雪联世锦赛、 世界杯等一系列高水平国内国际专业体育赛事, 培育一批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造高水平赛事集聚区。崇礼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滑雪聚集区之一, 被评为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张家口+崇礼区 被评为中国冰雪旅游十大人气路线之一, 全市冰雪旅游游客突破650万人次。
张家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以筹办举办冬奥会、 冬残奥会为契机, 坚持高点定位、 高位推进, 加强规划引领、强化政府引导, 为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
三是打造特色冰雪文旅品牌。一是强化组织推进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冰雪装备产业的关键之举, 紧盯国内外知名冰雪装备研发和制造企业, 通过以商招商、 委托代理招商、 驻点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精准对接, 持续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张家口高新区被命名为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冰雪装备), 产业承接平台作用日益凸显。
建成滑冰馆20座,实现了室内滑冰馆全面覆盖。三是创新资本运作模式。率先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 逐渐形成了 教学+实践+赛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全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覆盖率100%、冰雪运动普及率100%。各县区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及职责任务, 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形成了上下衔接、 横纵结合的组织保障体系。
聚焦冬奥会主题, 开发以会徽、 吉祥物、 雪如意、 特色建筑等为设计元素的冬奥文创产品, 充分弘扬中国文化魅力, 展示冬奥城市形象。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支持泽轩冰雪、 米锐特气膜、 中索国游等优势潜力企业开展冰雪装备研发和产业技术攻关。
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成功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富龙、 太舞两家滑雪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云顶、太舞、万龙、富龙四家滑雪场连续两年入围 中国滑雪场十强。整合高校和企业优势资源, 推动成立河北省冰雪产业技术研究院、 张家口市冰雪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构建 研发孵化产业化 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
二是做强冰雪特色旅游线路。鼓励全市各大国企参与冰雪产业发展, 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冰雪产业发展。大力实施餐饮住宿业质量提升行动, 持续创建国家钻级酒店和绿色饭店, 推广崇礼菜单, 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针对企业现场提出的负压车间建设、储罐区无组织废气收集及VOCS治理等技术问题,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员进行了逐一解答。恳谈会现场,气氛活跃,9家参会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基本情况、目前污染治理措施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希望生态环境部门统筹执法调配,减少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并建议执法人员、环境治理专家深入企业给予专业建议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回去后,我们马上对照差距整改,把环境保护搞上去,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据了解,为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赢,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转变环境监管理念,先后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找污染隐患搞整改 挖减排潜力搞技改环保宣传进企业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三提升三促进活动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采取政策宣讲、技术指导、隐患排查、整改帮扶等综合举措,全方位加大环保服务的力度、密度、深度、广度,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人民网 朱鹏涛摄初夏,天渐热,风仍爽。
非常感谢赵县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的这个机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执法改革,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力促石家庄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见到迎候人员,来访企业代表们纷纷打招呼。加大企业帮扶力度 提升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近日,来自石家庄市赵县建材行业的多家企业代表兴致勃勃走进赞皇县一家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驰而不息推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市生态环境队伍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创新实施灵活多样、务实有效的帮扶举措,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生态环境支撑。说出花来,不如拿出样来。近年来,石家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明显增多,城市美景多了起来,人居环境靓了起来,经济增长绿了起来,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充分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分表计电、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建立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大数据智慧平台。平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运行,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无事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
走进厂区,树绽绿,花吐蕊,地面干净整洁,湿润的气息飘逸着淡淡花香。另一方面,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严把质量关,规范各类自动监控设施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合理、准确、高效的支持。
在水边游玩的市民纷纷表示,现在石家庄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召开企业家局长恳谈会倾听企业环保心声近期,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企业家局长恳谈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君涛及相关负责同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生态环境局、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正定县分局负责同志以及技术团队专家,与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石家庄东华金龙化工有限公司等9家涉VOCS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共同探讨实现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双赢的路径,为石家庄市经济总量过万亿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此外,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还坚持差异化管控,对于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坚持无正当理由不扰的原则,采取非现场执法手段,避免现场执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每月对正面清单企业进行动态调整,剔除存在环境违法和投诉信访企业,确保正面清单企业在守法的前提下生产经营。同时,改变传统人海战术的执法方式,向智慧治污、科学执法逐步转变,将线上监管和非现场执法作为执法的重要手段,提高执法的效率和权威。行走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北部的滹沱河岸边,可见河中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河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相关工作人员在企业进行检查。
参会企业家表示,此次会议开诚布公,尽显诚意,坚定了企业履行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实现绿色发展的信心决心。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
这是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赵县分局为优化营商环境,帮扶本辖区重点企业消除大气环境安全隐患组织的一次外出对标学习观摩活动。深呼吸一口纯净清新的空气,抬头仰望是蓝蓝的天,低头可见清清的水。
李君涛表示,希望广大企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生态环保主体意识,携手共创石家庄碧水蓝天。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评论留言